“奋进新时代 温县争光彩”访谈
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.wenxian.gov.cn 发布日期:2018-10-31 09:36 责任编辑:温县新闻办
分享到:

砥砺四十年 奋进勇担当

温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王海昌


   改革开放40年来,县发展改革委作为全县经济综合协调部门,始终立足参谋助手、规划引领、统筹协调等职能定位,解放思想、担当作为,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,以深化推进改革为己任,围绕做大做强“一文一农”优势产业、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,更好地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生产,为温县践行新发展理念示范县建设,打造享誉世界的太极圣地,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   回顾改革40年历程,县发改委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:

   一、推动全县综合实力跨越式增长

   据统计,我县2017年GDP总量达294.9亿元,与1978年相比(下同)年均增长11.4%;人均GDP达7023元,年均增长7.9%。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.43亿元,年均增长11.8%;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8.11亿元,年均增长15.9%;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26.8亿元,年均增长19.6%。

   二、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发展结构

   按照中央“稳增长、调结构”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方针,科学论证布局推动了一二三产结构调整,三次产业结构按照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不断调优调强,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978年的56.7:24.4:18.9,调整为2017年的9.5:63.6:26.9,实现了三产比重由“一二三”向“二三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

   三、巩固增强产业发展支撑力

   一是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。我县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,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。2017年农业总产值55.1亿元,年均增长4.5%。2017年底,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36.08万千瓦,与1978年相比大幅增长。

   二是夯实奠定工业主导地位。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,我县工业已初步形成以装备制造、食品加工产业为主导,以“一区五园”(一区:产业集聚区;五园:银港泛居产业园、金水飞地产业园、保和堂产业园、高新技术产业园、“两岸企业”产业园)建设为重点,着力构建现代新型工业体系。产业集聚区作为我县工业发展的主战场,规划面积达21.3平方公里,入驻企业259家,先后荣获“科技部中国创新驿站河南省区域站点”、“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”、“河南省经济开发区”等称号,在全省的综合排名居28位。2017年,全县工业增加值达207.3亿元,年均增长20%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91家。

  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。

   我县旅游、房地产、现代物流、文化、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兴起,特别是享誉世界的太极圣地的打造,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。2017年,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79.5亿元,年均增长10.6%。

   四、项目建设成果丰硕

   牢牢树立“发展为上、项目为王、企业家为大”的理念,持续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动态,不断加大与发达地区和国内知名企业的对接力度,主动承接产业转移,相继实施了一大批基础产业、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重点项目,为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改革开放40年来,我县累计实施重点项目达1000多个,总投资1500亿元,是1949年-1978年累计投资的150倍。项目建设围绕工业强县,重点实施了同仁堂、大咖食品、金水产业园、银港智能定制家居产业园、中轴福漫、兰兴电力、保和堂、怀山堂、天香面业、中节能风力发电等一大批引领型、基地型、特色型、战略型工业项目。围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,重点实施了黄河大桥、焦温高速、高标准粮田建设、环城水系建设、新一中、人民医院病房楼、陈家沟特色小镇、盛弘城、安全饮水、污水处理、电网改造、信息网络等一大批重点民生项目,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条件。

   五、改革红利持续释放

   改革40年来,县发改委始终坚持创新引领、坚持制度创新,加快构建系统完备、科学规范、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。在完成国家层面各项改革任务的基础上,结合我县实际,重点实施了农村产权制度、国有工商企业、医疗体制、放管服、公务用车等领域改革。改革激发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创造潜能,整合了资源,提高了效率,人民群众获得的改革红利更加殷实。

   六、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

   经济的发展,带来了人民群众收入的提高;改革的深化,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红利;民生投入的增加,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。2017年,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96元,年均增长8.7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066元,年均增长7.8%;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422元增加到2017年的46622元,年均增长12.8%;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0461元,年均增长10.1%;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369元,年均增长8.6%;农村居民人均占有房屋由8平方米增加到35平方米;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6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32.5平方米;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3.2%提高到2017年的7%。


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护航县域发展

县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 许红


   要在出重彩更精彩中争光彩,人民法院必须提高政治站位、统一思想,结合审判工作强化忧患意识和节点推进意识,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、有效的司法保障。在今后的工作中:

   一是以党建工作为统领,激发队伍活力。坚决落实“两个坚决维护”,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,凝共识、增活力、带队伍,提高干警素质,提升审判执行质效,形成比奉献、强服务、争一流的工作氛围。

   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,保障稳定促发展。围绕“三大攻坚战”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,严厉打击违法犯罪;积极开展司法扶贫、驻村帮扶等活动,促进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;重拳打击“套路贷”违法行为,防范金融风险;探索实行“执转破”机制,全力服务全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
   三是优化工作方法,创新工作机制。倾力打造110联动执行机制、执行悬赏保险机制等创新举措,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;完善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和“分调裁”机制建设,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,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;加快信息化建设,促进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
   县第十二届九次全会暨县委工作会议,为我们法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,全体干警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,努力为温县争光彩中更出彩贡献力量。


深入推进医改工作 保障百姓健康

温县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、主任 闫全心


   改革开放40年来,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特别近年来,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,县域内就诊率始终保持在90%以上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。九成以上的健康问题在村、乡、县三级得到解决,小病不出村、中病不出乡、大病不出县,在温县基本成为现实。5月18日,戴柏华副省长带队观摩温县医改工作,对温县医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。

   没有全民健康,就没有全面小康。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,为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健护航。

   第一,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。以基层为重点,统筹城乡发展,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全力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制度创新、管理创新、技术创新。坚持预防为主,中西医并重,统筹协调,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,人民共建共享。

   第二,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。不断完善鼓励、引导和制约机制,重点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,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,构建布局合理、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,让每个群众共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果。

   第三,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核心,在改进服务方式、医疗质量上下功夫,尤其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,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、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。

   第四,坚持党对医院的坚强领导。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,充分发挥党把方向、管大局、做决策、保落实的领导作用。深入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,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,确保党建工作全覆盖。

  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温县卫生计生委将不忘初心,强化担当,永不懈怠,为加快建设新时代健康温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!

责任编辑:温县新闻办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