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 第88号提案的答复
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.wenxian.gov.cn 发布日期:2024-09-30 16:26 责任编辑:温县党政门户网站管理员
分享到:

郭冠杰、吉冬冬、邱亚楠、崔红、侯磊委员:

您提出的“关于学习运用‘千万工程’经验,持续开展‘厕所革命’‘空心院’整治的提案”收悉,现答复如下:

接到县政府关于做好县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后,我局领导高度重视,多次研究部署重点工作,积极与住建、自然资源、环保等部门协调配合,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。

一、加强规划布局和一体推进。坚持“厕污同治、标本兼治”,采取“纳入管网处理、修建设施处理、小三格集中收集”三种处理模式,构建排污治污全县“一张网”。一是加强沟通与协作。与自然资源、环保、水利等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,共同研究制定厕污同治的方案和措施。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、信息共享等方式,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能够相互衔接、协同推进。二是科学规划污水治理工程。委托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了《温县北部四个乡镇污水主管系统方案》。拟定北部四乡镇污水主管网投资约1.45亿元,新建6条污水主管,长约74.5公里,21座污水提升泵站,建设周期约12个月;规划污水支管长约74.3公里,建设周期约8个月。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,逐步实现全域农村生活污水主支管网全覆盖。三是因地制宜做好整村规划。印发《温县2024年农村户厕改造整村推进实施方案》,充分考虑村庄的自然基础、经济条件、污水治理水平等因素,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整村推进户厕改造方案。对于已经完成水冲式厕所改造的地区,具备污水收集处理条件的,应优先将厕所粪污纳入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;暂时无法纳入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,应建立厕所粪污收集、储存、资源化利用体系,避免化粪池出水直排。对于计划开展水冲式厕所改造的地区,应鼓励将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同步设计、同步建设、同步运营;暂时无法同步建设的,应预留后续污水治理空间。

二、强化政策引导和资金保障。一是加强政策引导。印发《温县农村“空心院”整治再提升实施方案》,遵循温县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办法,严格执行“一户一宅”政策,实行“建新拆旧”,对“空心院”依法进行拆除。按照“拆、建、管、用”的思路,结合村庄规划,持续推进“一宅变四园”。二是坚持典型带动。总结推广武德镇慕庄村“村史馆”、祥云镇大尚村“知青园”、东南王“饮马坑”文化园、张羌街道马庄村“幸福院”等一批典型“空心院”整治利用做法。截至目前,全县共摸排“空心院”5953处,完成整改5819处,其中空宅院1489处,空心院993处,残垣断壁2296处,空闲宅基地1041处。三是做好资金保障。积极向上争取中央及省市级资金支持,采取“上级补贴资金+农户自筹+集体投入”相结合的方式,多渠道筹措资金。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空心院治理,拓宽融资渠道,实现资金多元化。

三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。一是严把改厕质量标准。结合日常实地督导调研发现问题,印发《温县农村户厕改造技术导则(修订版)》,进一步明确厕屋建设标准、化粪池建设标准、三格化粪池厕所使用操作要求等,规范我县农村户厕改造过程中的设计、施工、运行维护等工作。二是加强改厕过程技术指导。加强户厕改造前、中、后督导指导工作,确保高质量完成农村户厕改造整村推进任务。改厕前开展技术指导,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农村户厕改造实施方案、厕所建造技术、使用与管理要求等;改厕中加强质量督导,按照《温县农村户厕改造技术导则(修订版)》要求,加强施工现场技术指导,严把施工质量,确保施工过程规范。严把新建户厕厕屋建设标准,确保厕屋整体结构完整,有墙、有顶、有门、内有冲洗设施等,避免室内温度过低导致冻裂问题。2024年我县共计29个村6993户整村推进户厕改造任务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户厕改造5791户,占年度目标任务的82.81%。改厕后加强验收评估,按照《温县农村户用厕所改造验收办法》,强化县、乡、村三级农村户厕改造验收责任。实行村级初验、乡级全验、县级抽验的方式,对农村户厕改造建设规格标准、档案资料、农户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扎实、细致的调查核实验收,确保改厕的质量和效果。三是加强户厕改造后期管护。强化农村户厕改造问题整改,切实把农村改厕存在的问题排查出、整改好。统筹使用县级拨付的改厕服务站财政资金,积极探索和建立市场化运作,科学化管理农村户厕长效管护机制,同时协调水利、环保等部门统筹解决排查出的供水管网以及污水管网问题,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,提升群众满意度。

四、突出群众主体和常态长效。一是积极组织全县村庄清洁行动。印发《温县春季村庄清洁行动工作通知》《关于开展夏收夏种后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》,开展温县春季村庄清洁行动、“三清理一规范”村庄清洁专项行动,累计发动党员群众参与1.8万余人次,出动车辆5320余台次、清运垃圾杂物等5025余吨,清理乱堆乱放4310余处、私搭乱建198处,清理河塘沟渠1.9万米,实现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再提升,取得阶段性成效。祥云镇深入推进农村“五项治理”,取得了一系列新实效、新突破、新提升,被市局确定为一季度村庄清洁行动工作开展先进单位。番田镇实施“盯细点”“拉网点”“突重点”“攻难点”的“四点工作法”,获得市督导组的充分认可;张羌街道建立“四级联动”分包机制,创新人居环境“街长制”“积分制”工作模式,激发群众共建、共治、共享内生动力,在《焦作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村庄风貌管控工作简报》中予以表扬。二是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。以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目标。坚持开展“县评乡、乡评村、村评街、街评户”四评活动,推行农村“街长制”,公布12319环卫热线举报电话,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。充分利用横幅、LED显示屏、宣传栏、微信群、村内广播站等,广泛动员群众参与,强化村“两委”作用,突出党员带头,完善村规民约,引导广大群众从“袖手看”向“动手干”转变。设立有奖举报平台,对村内的垃圾乱扔、污水乱排等问题接受群众监督,进行有奖举报,充分调动人人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的积极性。三是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工作,是一项民心活动,要注重建立完善长效机制,持续实施以治理“六乱”、开展“六清”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。突出清理死角盲区,由“清脏”向“治乱”拓展,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、“门前三包”、设立村庄清洁日等工作机制,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制度化、常态化、长效化,持续巩固前期工作成果,防止问题反弹。



温县农业农村局

2024年9月23日

责任编辑:温县党政门户网站管理员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