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珊珊委员:
您提出的关于“守护好温县蓝天碧水净土”的提案已收悉。现答复如下:
焦作市生态环境局温县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持续深入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推动温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
一、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
一是加强研判会商。根据空气质量形势,县领导王斌、王欢欢定期组织各相关部门、各乡镇(街道)召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推进会,县攻坚办每日组织召开空气质量分析研判会议,剖析落后原因,查找问题根源,研究制定分级管控方案。二是强化企业监督管控。持续开展涉VOCs企业执法检查专项行动,重点督促涉VOCs企业落实好差异化管控措施。三是全面开展扬尘污染防治。协调城管、住建、交通等部门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监督检查,督促各类施工工地严格落实“六个百分百”“两个禁止”要求;制定重点区域道路分级清扫方案,每日出动洒水、雾炮、清扫等保洁车辆40余辆,保证高温时段不间断洒水保湿抑尘。四是严格餐饮油烟、燃煤散烧管控。联合油烟办开展露天烧烤治理行动,劝导露天烧烤进门店,持续检查餐饮门店油烟治理设施运行情况;联合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燃煤散烧检查,发现散煤及时取缔。五是助力企业提升绩效水平。规范和加强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,全程优化、有序推进,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。今年共组织15家企业申报绩效先进性企业,其中9家企业通过市生态环境局核查,已推荐至省生态环境厅待复核。2024年截至9月22日,我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.664,同比改善2.1%,PM10年均浓度79微克/立方米,同比改善1.2%,PM2.5年均浓度47微克/立方米,同比持平,优良天数153天,同比增加15天。
二、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
一是积极推进河流水质提升工程建设。投资1200余万元实施老蟒河水质提升工程和新蟒河生态缓冲带建设项目,目前老蟒河水质提升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,推动地表水河流水质有效改善。二是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。结合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,共排查入河排放口59个,已全部完成溯源,溯源率100%;完成整治58个,整治率98%。三是加大巡查监管力度。强化河流加密监测和水质形势分析,紧密与住建、水利、城管等部门结合,全面落实“河长制”,加强对河道的巡查、管护,及时清理河道内积存杂物。四是巩固提升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治成果。持续开展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“回头看”工作,进一步提升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化管理水平,发现一处整治一处,实施“动态清零”。五是深入开展畜禽养殖、工业区污水治理工作。对全县规模养殖场进行指导,建立资源化利用台账;开展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补短板行动,不断提升污水治理能力。2024年截至8月份,温县3个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能够达到市定目标考核要求;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%。
三、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
一是严格源头把关。做好新、改、扩建项目的土壤污染防治,严格开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,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、规划、选址要求的生产项目坚决予以否决。二是开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。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开展“平原地区双源地下水”调查评估,推进我县重点企业和重点监管单位周边污染状况调查工作。三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整治。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,开展测土配方施肥、鼓励使用高效低风险农药,降低土壤污染风险。四是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。有效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2000余万元,合理制定实施方案,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,解决农村污水乱流、污水直排等环境污染问题,截至目前我县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56%。2024年截止目前,我县受污染耕地、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%。
四、扎实推进环保宣传工作
充分利用5.12防灾减灾应急知识宣传日、6.5世界环境日等宣传节日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活动,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。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,邀请河南农业大学学生团队100余人到大咖国际、天壕新能源、恒昌再生资源等公司进行参观学习。6月2日,组织全县300余家涉气企业负责人和各乡镇(街道)生态环境保护负责同志开展了生态环境违法警示教育培训活动,节选全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典型案例、我县查办的典型案件,邀请全国环境执法标兵解读违法案件、宣讲法律法规,为企业负责人进行警示及普法教育。8月15日全国生态日,通过悬挂宣传横幅、发放宣传手册、回答群众咨询等形式,向群众宣传绿色低碳和生态保护相关政策、法律法规以及如何进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。
焦作市生态环境局温县分局
2024年9月23日